Q:为什么很多书看完了之后,回到生活中,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定期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按:昨天晚上,我终于听完了《巴黎圣母院》的第一章,主人公卡西莫多出场了。在此之前,我听李野默演播的版本,三次都无法融入其中,只好像高中复习世界近代史一样,每一堂课都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来我找到旭光演播的版本,语速很快,在惯性的带动下,我终于坚持听完了第一章,也大概明白其情节和意义,这种写作手法后来在《悲惨世界》中重现过。 周末在家,我看过一个帖子,有网友询问,巴黎圣母院从哪一章开始读好?前面的篇幅太长,读不进去…… 我当时怀疑这是不是另外一个我问的。就在这时,我天生的僵劲儿升腾,我暗下决心,不是听不进去吗?那好,目前可以找到三个演播版,李野默,聂梅,旭光,翻译也各不相同,在合适的时间,我要把这三部都听完。 前年我听江苏台播放的《悲惨世界》,为改编版本,开篇那悠长的背景,在广播中都被删除了,直接切入了主线。 知乎上关于这个文学特色的讨论,也有不少,这里直接抄录有价值的回答:
关于读书,补充三个知识点,前两个很有用,最后一个很有趣,都是来自知乎: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阅读率很低? 2015 年有哪些书你读过以后觉得名不符实? 白落梅 刘同 有哪些内容值得推荐但被糟糕装帧影响销量的图书? 拉瓦锡帅呆了! 关于为什么当代中国人阅读率很低?张英锋的这句话很打动我:其实和经济落后、生存压力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越是渴望改变现实、渴望在竞争中胜出的人,越是应该看书学习,以提高个人的筹码(人丑多读书,只适用于自说自话)。 另外,我还多说几句: 有一句话,可能会伤自尊,在当代中国,不需要太多的人读书; 不能因为中国人整体阅读率低,作为安慰自己不必读书的借口; 事实上,还有很多中国人在非常认真的读书,非常刻苦学英语。
目前,在几大主流应用市场,搜索“天天动听”后均会出现“阿里星球”。且下载阿里星球后会自动覆盖掉天天动听。而天天动听的官网、官方微博也直接变为阿里星球。天天动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4月9日之后便没有继续更新。 直白地说, 8年老品牌天天动听,在被阿里收购两年多后,目前已宣告消亡。有用户评论说,继千千静听之后,天天动听成为了第二个被大佬“吃掉”的音乐播放器。很多不能接受的天天动听老用户甚至在微博、贴吧等平台,发起了还我天天动听、怒删阿里星球的话题活动。 天天动听成立于2008年,堪称是“一代神器”,它集播放、歌词、音效、可视化、下载等众多功能于一身,在2010年它还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手机音乐播放器。据说在那个智能机还并不普及的时代,这款完全免费的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是很多人必装软件之一。2013年6月,天天动听宣布用户数突破2亿。 转自:由天天动听变身来的阿里星球,能上天吗?
目前是百度。这个我表示认同。但我无论如何也无法习惯在手机上使用五笔输入,考虑再三,还是卸载了。知乎一下其它网友的意见,感觉这个回答挺有意思,转载一下: 升级以后默认的类原生皮肤还是和界面挺搭的。启动速度和按键反应速度也很满意。最主要的是操作逻辑很体贴人,自定义便捷标点栏,表情栏快捷键,多键盘快速切换,光标滑动(这个让粗手指人士感动到落泪啊真是)这些功能都很实用。原生的是有不少改进,但是我决定还是在几条街外回首遥望一下就行了。至于安全的事情我只能呵呵呵,反正我电脑上和另一部安卓机也一直用着搜狗百度输入法,要偷账户密码早八百年就被偷掉了,也不在乎在iPhone上被偷多那么一次。 多尝尝鲜,这世界比你以为的美好多了。 来自:司徒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