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今天早起,看了一集2009年中日合拍的动画《三国演义》,甘露寺中添加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桥段:成亲之后的刘备,亲自为孙夫人烤制羊肉串,夫人品尝之后,赞叹不已,没想到夫君还有这一手。刘备淡淡的说,我出身贫寒,打小儿历练,除了生孩子,我什么活儿都会做……初看会心一笑,回味却备感辛酸。 三国演义本是相当严肃的历史小说,改编的动画,却不时增加一些包袱,2009年如是,早先日本东映动画制作的《三国志》亦如是,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无比焦虑的年代,笑中带泪的镜头,于我们的心灵,是最好的治愈。

By - 陳 思敬

王朗疏谏

太和元年二月,立文昭皇后寝园于鄴。王朗往视园陵,见百姓多贫困,而帝方营修宫室,朗上疏谏曰: 昔大禹欲拯天下之大患,故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汉之文、景欲恢弘祖业,故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 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也。今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象魏,修城池,其馀一切须丰年,专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民充兵强而寇戎宾服矣。

By - 陳 思敬

李广难封

秦朝、汉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列侯、关内侯。列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 注:列侯,原称彻侯,是从战国到南朝陈的一种爵位。 西汉的列侯封县,封地称国,食邑高低不等,少者百户,多者如长平侯、冠军侯等可达万户。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之令、长。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家臣。列侯如果不任职或娶公主,就需要去封国居住,称为“就国”或“归故国”。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By - 陳 思敬

关张马黄赵传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晋·陈寿著 南朝宋·裴松之注 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书云:以羽领徐州。】而身还小沛。

By - 陳 思敬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资治通鉴 文学体裁:文言文 文章作者:司马光

By - 陳 思敬

偏将军

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偏将军印沿袭了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纽,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 偏将军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三国均置,属第五品。 历史上最著名的偏将军当属三国时期刘备集团的关羽、马超、赵云,曹氏集团的徐晃、于禁、张郃。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声名赫赫,这前三人都是五虎上将之一,后三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但在此以前,这六人都做过偏将军。另外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东吴四英将,还有老将黄盖,同样也做过偏将军。

By - 陳 思敬

袁腾飞说汉末三国

这部书也听到曹操取汉中了。豆瓣评价7.8分,我觉得是中肯的,相对吕思勉、田余庆先生,甚至易中天教授,袁老师的这部三国,的确草率了些,深度和角度都有改进空间,虽然我不清楚袁老师降低姿态是否为了适应普通电视观众的需要。 目前的收获主要两点: 1. 司徒王允书生误国 2. 对关羽的武器质疑 3. 重新认识五虎上将 4. 如何评价明帝曹睿 5. 曹爽无能葬送基业 6. 黄鹤仙家外交轶事

By - 陳 思敬

诸葛亮年表

诸葛亮(181年-234年8月23日),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By - 陳 思敬

华阳国志有关诸葛亮的部分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书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共12卷,约11万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洪亮吉认为,此书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