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世界文明史(一)

这两天开始,断断续续的阅读维尔·杜尔特夫妇的《世界文明史》,设备为两台墨水屏的海信手机,APP是静读天下,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全11卷,翻译为台湾幼狮文化,总字数约为860万字,按我这每分钟300字的阅读速度,全部读完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而且,毫无悬念,我会快速的忘记昨天曾经读过的内容,但阅读本身体验不错,我非常敬重杜尔特夫妇,似乎他们长长的一生,就只为做这一件事,而反观我自己人生,杂乱无章。 通过阅读文明的政治、经济和伦理条件,我第一次清晰、形象的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被深深塑造过的,并不久远的过去,这个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人和人之间,真是太不同了,而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世界有其物质性,但世界同时更是意志的体现,身在不同的文明风化之下,人类的苦乐并不相通。 如果我能坚持读完,如果我能以包容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我能从内心认可休闲的价值而不再于忙碌中内耗,那就是杜尔特夫妇送给我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By - 陳 思敬

唐朝皇帝列表

上周末在家与平儿一起听《西游记》,水青演播的版本,讲到魏徵梦斩泾河龙王,平儿说这一段真的经典,又问了我几个问题,譬如唐朝的帝王世系,但是很惭愧,我只能说清楚安史之乱以前的皇帝,尔后的一百五十多年,国家由盛转衰,历代帝王中,除了《宫心计》中号称小太宗的宣宗李忱,其他的皇帝我知之甚少。 今天在高三网上,找到了唐朝22位皇帝列表整理,内容可靠,只是格式不太好,遂整理为HTML 格式,分享如下:

By - 陳 思敬

中国历史年表

说起中国历史年表,很多人都会想起时代歌: 中国古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但作为中国人,仅仅知道这个演替顺序,总感觉是不够的。平儿一直想要一份可打印在一张A4 纸上的历史年表,我在百度上搜了很久,找到一个来自全网资源的图片底本,版式很好,但清晰度不够,于是在Excel 上复刻,最终得到以下这张图: 朝代的起始时间,特别是史前时期,多有争议,存而不论。 后附简表,列出主要朝代的国姓,都城及国祚。国姓最为简单,只有北魏文帝改拓拔为元,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都城比较复杂,有迁都的,也有多个都城的,有古地名,也有今地名,以认同度高、分辨性强为依据。国祚的计算,以主流学说为准。 杨慎的说秦汉·临江仙,妇孺皆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但同为二十一史弹词的说三分两晋·西江月,普及程度就差了很多,终归《东周列国志》拼不过《三国演义》。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当我们感觉有某个过不去的坎,不妨看一看历史年表,读一读这两首词,想一想杨慎一生的遭遇。

By - 陳 思敬

无懈可击

一个人太完美也不好,玄奘的衣钵传人,他寄寓了巨大希望的辩机,被李世民下令腰斩,我觉得这一刀下去,斩断了玄奘的希望,卸掉了他的左右手,斩得他怀疑人生。有时候一个聪明人对另外一个人就是这么重要,还真不是换了谁都行。 今天的电视剧中有个人物李世勣,他是李世民的托孤重臣,有一个情节值得思考。病重的李世民对李治说,李世勣本姓徐,你爷爷赐他姓李。他这个人无懈可击,你与他无恩,将来不一定会效忠你。 李世民于是下令,把李世勣贬到陇西,不需要任何理由。吩咐李治,他如果立刻上路,等你即位之后,再把他召回来,他一定会感恩戴德。如果他有犹豫,你就杀了他。 然后,这李世勣如有神助,诏令宣读完毕,这家伙不回府邸立刻西行,老婆孩子都没有打招呼,奔赴迭州上任。 后来,他在李治朝灭了高丽。第二年,病逝,好像他的使命就是为了灭高丽。

By - 陳 思敬

唐高宗风眩病

于左 撰 一 唐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日,唐高宗李治去世,地点是在东都洛阳的贞观殿,李治时年五十六岁。 对唐高宗之死,《旧唐书·高宗本纪》的记载比较详尽。永淳二年十一月,唐高宗从洛阳前往奉天宫,准备依从皇后武则天的建议,前往中岳嵩山,举行封禅大礼。想必是路途之中劳累过度,唐高宗突然发病,预定的行程中断。

By - 陳 思敬

六畜的驯化年代

根据化石和遗迹证据。 一、狗(3.17万年前) 什么时候开始驯养狼并培育狗的年代暂未确定。 现今最早的化石证据来自比利时的古耶特洞穴,为距今3.17万年旧石器时代。化石看起来很大,有很多犬齿露在外面,经考证,化石这种狗主要以马、麝牛和驯鹿为食。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古生物学家哥摩恩介绍说:“旧石器时代的狗在外形上和现在的西伯利亚哈士奇非常相似,不过旧石器时代的狗体型更为庞大,其个头和现在的牧羊犬差不多。”

By - 陳 思敬

猎鹰

唐初很多大将也是有文化的人。贞观之治第27集有一个情节,说是朝廷的一个秘使,视察代州都督李大亮辖地,发现都督府养着很多猎鹰,问他这是做什么的。都督答: 鹰是我的天眼,凡十人以上骑马者,兔鼠必四方逃散,我的鹰就能发现。 我靠,这不是唐朝的侦察飞机么! 秘使叹服,于是说,都督给皇帝献几只好鹰吧,没想到这都督给李世民上了一个秘折: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意思是,陛下您老很久不打猎了,这个使者却向我索鹰,如果是您的意思,那您就错了,失信于天下。如果是这个使者自己的意思,那他就是曲意逢迎,陛下您用错人了。 然后这个秘使哭着进了大理寺。

By - 陳 思敬

唐代开元之治人口几何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史书记载为虚数,其比实际数据尚少。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十三年三百零四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三百六十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有三百八十万户,据《通典》卷七《食货》载,到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有9069154户,52880488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唐代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 当时全国有十五道,秦岭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万。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两道及淮北地区,这些地区合计人口接近2000万。首都京兆府长安人口达到196万,东都河南府洛阳则有118万人口。隋唐大运河沿岸的交通枢纽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万。河东道人口达372万;关内道有150万;陇右道人口最少,仅53万。南方各道中,江南东道人口最多,有661万。其次为剑南道,有409万,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万。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万,淮南道227万,岭南道116万。人口位居全国之末的是黔中道,仅16万。

By - 陳 思敬

柏杨

开始在喜马拉雅上听《中国人史纲》,早先夏寅生推荐,而在我听《重说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系统也自动推荐了它。 最初我对柏杨先生有一些成见,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丑陋的中国人》,几乎世人皆知,但我这个伪读书人至今也没有读过。后来,我知道了柏杨白话版的《资治通鉴》,虽然深佩他穷十年之精力,但我认为古文宜注不宜译,也不感兴趣。尔后柏杨先生为《德川家康》作序: 一千余万字的《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被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而《三国演义》上的人物,却深入民心,成为影响中国人性格最巨的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