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今天对博客的几处改动: 安装 Simple Post Views Counter 插件,在博文终端页面可看文章浏览数; 安装 Simple Yearly Archive 插件,没有标题的日志,统一用“无题”显示; 优化 Status 日志,列表页在显示层统一以日期为标题,浅侵入解决了日志的顽疾; 优化日历,浮层中的 Status 统一显示为 “无题”。 今天的其它收获: 发现飞鱼的博客,她听千里共良宵逾十年,坚持整理文字版三年,令人尊重; 听了三期的千里,真正的爱上了这档节目,喜马拉雅可找到存档,实在欢喜; 发现新的更适合中文写作的 Markdown 编辑器; 系统了解佛家吃素的戒律,对末法时代有了初步的认识。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取向,所以也造就了素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新潮流。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应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邀请,自2005年十月五日起为期五天,主持「当代社会问题探讨」座谈会。顺应素食风的兴起,大师于十月八日,特别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作为主题探讨。座谈会一开始,大师开宗明义说:「『素食』在中国是荤食的对称;在日本,称为『精进料理』;在西方国家,叫做『健康食物』,从不同国家对『素食』名称的诠释,即可看得出素食对现代人来说,是有利身心的饮食观念。」
按:今天听《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说玄奘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境的,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上网搜索,发现这篇文章,还挺有意思。《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历史的真实也是我在意的。 为什么出家? 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出生有着传奇的经历:唐僧的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唐僧出生后也差点遭灭口,幸得母亲偷偷把他放入木盆顺江漂走,才算暂时保留性命。小唐僧在漂过金山寺时被法明和尚所救,取乳名叫江流,成人后取法号叫玄奘,从此与佛祖结下不解之缘。 真实的玄奘出生经历至今还是个谜,他生于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祎,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大师杭州仁和人氏,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初习儒业,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 居俗家时,邻家有一老妪,日课佛号数千,大师问其所以,老妪答言:“先夫持佛名,临终时无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宿根深厚,闻语深为感动,信佛法之不可思议,遂寄心净土。曾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 后来因为父母相继去世,悲痛无比,由此对于佛家生死无常之理体会更深。于是与妻子汤氏诀别,决志出家修行,言之曰:“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并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遂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在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处得受三坛具足大戒,此后便杖策游方,遍参四处贤善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师参访笑岩德宝禅师,亦有所省悟,在向东昌的归途上,忽闻樵楼之鼓声而大悟,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