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囤积是一种病

在尘世中,我目睹了,比冥间还要多的,迷失的灵魂:他们胸前沉甸甸的重量佝偻了身躯。狂暴地嘶吼着,他们把身前的重物抛向别人,然而踟蹰片刻后,又把东西收了回来。 一个声音质问道:“你们因何囤积物品?” 另一个声音回答:“你们因何挥霍浪费?”…… 囤积和挥霍耗尽了他们的生机,留下的只剩幽灵般的挣扎。 他们的痛楚,已无需我多言。

By - 陳 思敬

一对一沟通

按:偶遇一篇好文章:《涅槃重生:我的技术转管理之路》,摘抄一些于我自己的工作有意义的要点。两个月之前,同事也给我发来了原JavaEye创始人范凯的文章《技术团队的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上下篇,只收藏了,还没开始读。 做为互联网公司,我们奉行简单直接的沟通,所以我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涉及人员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时候是业务的管理工作。业务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具体要做的技术开发功能点展开。具体包括: 任务分解和分配 制定大概的开发排期 每天了解开发进度 讨论和跟进各种具体的技术问题 协调一些产品需求变更 响应一些市场同事的需求 跟进相关功能上线

By - 陳 思敬

断舍离只是一本很小的册子,但在我看来是修心的开始。我不知道其他的人是怎样成长的,我于现在这个年龄,回望自己过去三十年的人生,真切的感受到,我没有长好的,远不止是身体,心理上的病痛更多也更重,这几乎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对苦难的反思才是有价值的(有人说这句话是柴静说的,在《看见》中有:“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但我认为这个观点的权威出处之一,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他和两千前年的孟夫子,到底谁是正确的?其实,都正确,关键在于人怎么面对苦难),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有比我更好的童年,也有很多人的一生只有童年,无论如何,走到今天,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物品,认识社会,医治好内心的病,做一个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自在人。

By - 陳 思敬

袁腾飞讲一战

这部有声读物,本是作为休闲小品下载到手机的,截至今天,已经听完了一大半,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没有新的史观,但也第一次让我明白了一战何以被称为世界大战,绝对不止是几个欧洲列强在自家门前火拼,虽然我曾经是一名高中文科生。豆瓣上没有收录,网上能找到的,都是各种版本的有声读物,我听的是龙庙山演播,声音很好。 一战中光彩夺目的武器,以后可以再补习: 潜望镜 重机枪 坦克 潜水艇 热气球 飞机

By - 陳 思敬

关于读书,补充三个知识点,前两个很有用,最后一个很有趣,都是来自知乎: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阅读率很低? 2015 年有哪些书你读过以后觉得名不符实? 白落梅 刘同 有哪些内容值得推荐但被糟糕装帧影响销量的图书? 拉瓦锡帅呆了! 关于为什么当代中国人阅读率很低?张英锋的这句话很打动我:其实和经济落后、生存压力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越是渴望改变现实、渴望在竞争中胜出的人,越是应该看书学习,以提高个人的筹码(人丑多读书,只适用于自说自话)。 另外,我还多说几句: 有一句话,可能会伤自尊,在当代中国,不需要太多的人读书; 不能因为中国人整体阅读率低,作为安慰自己不必读书的借口; 事实上,还有很多中国人在非常认真的读书,非常刻苦学英语。

By - 陳 思敬

国史十六讲

按:最初知道樊树志,是通过家常读书的一个网友,他读了半部《国史十六讲》,感觉很对自己的审美,但亚马逊的Kindle商店,只有一本《国史概要》在售,于是后半部分一直没能读完。 一年以后,发现网上竟然有樊教授自己的音频讲座,完整版,虽然下载花了一些费用(只有前十节是免费下载),但还是如获至宝。作为一本简明的中国古代史,樊老的著作含金量,比误导我们多年的中学教材,好太多了,举重若轻,三观端正。 樊老是明史专家,十六讲中,明史占了三讲,也甚为可爱。 以下为目录,可观书之大略。

By - 陳 思敬

整理密码之一:工具篇

密码管理是个头痛的事情,试过印象笔记 (本地)、Excel 等方式,都感觉不好,决定用 Markdown 文本试一下。 IA Writer 似乎不支持 Markdown Table,且纵览网友的评介,其综合表现不及 Byword,决定将其从 Dock 中移出常驻,以后的文档编写,关注 Byword 和 UIysses,虽然后者也不支持 Table。最初结识的 Mou 也没有删除,而且已经升级到最新版,不知其内存管理是否还有 BUG。 我是 Markdown 深度中毒患者,只装备就有这么多套,而且今天还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不过不是关于 Markdown 的,他们更专注写作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