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瞽鱦

三礼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 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习礼记,以白云出岫朗读的《礼记》为蓝本,文本可参考《历史春秋网》,《周礼》、《仪礼》作为选修科目,翻阅即可。

By - 陳 瞽鱦

才子杨锐烈宦寇君

之前在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一笔带过谭嗣同,今天于新浪博客偶遇杨锐的一些资料,结合百度,简单的梳理一下: 杨锐,字叔峤,1857年生于四川绵竹。杨锐的命运自从遇见张之洞的那一刻起便改变了。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写出《劝学篇》的思想家,在任四川学政期间发现杨锐天性禀异,非常赏识,召为授业弟子。后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便顺理成章地聘杨锐为幕僚。杨锐的命运在此发生了第一次转折。 出身于四川绵竹书香门第的杨锐,幼承父兄教养,少年时代即开始显露头角。参加院试时,张之洞将杨锐与其兄杨聪二人比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及长,入已升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幕府,任职期间以其卓越的才华与高尚的品格深得张之洞的敬重,成为其重要幕僚。15年中,凡送呈朝廷的奏疏与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

By - 陳 瞽鱦

高铁风云录

一 我交线给国家读书,国家授予我学位,现在我要证明自己有这个学位,还要向国家申请,缴费224元,2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 二 妻:以后不许在家吵架和大声说话! 夫:嗯,我宣誓。 三 评有钱划试用报告:把一件自己本来不是很想做的事情,做得像那么一回事儿,这样的人了不起,见到这样的坏人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