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七,打工人开始了新的一年的起航。回想小时候,正月初七,我多半还住在邱家塆的舅舅家,等到他们初八或初九去我家拜年,才一起回来。那个年代日子很苦,过年承载了我全部的快乐和希望,好吃的,好玩的,新衣服,新鞋袜,是现在物质丰富以后所无法体验的。 自打工作以后,我过年就很少回家,也更少走亲戚,与舅舅舅母表兄表弟的联系日少,感情日淡。大概五年以前,因为谁也说不清楚的原因,父辈之间直接断了来往,孰是孰非,我也不想再议论,关系的维护是双向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自己也认为,如果双方都不看重这份亲情,那不如断了干净。 然则今年的春节,与往常并不一样,与父亲还在保持联系的三舅告诉我们,大舅母在年前腊月二十五去世了,二十八出棺,按老家的规矩,正月初二新香。我在北京未回,已经出阁的妹妹,代表我们一家,去送舅母最后一程。
我读初中,妹妹从凤姨家抱回一只狗,小的时候一身灰黑色短毛,胖得走路都费劲,一开始都没有太喜欢它,活成一条狗也是要靠颜值撑的。 没想到半年之后,整个儿的脱胎换骨,出落得精瘦健壮,毛仍然很短,但质感很硬,油黑发亮,威风凛凛,而又性情温驯,陪着我们上山放牛,下河捉鱼,走夜路再也不用害怕,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只是农村的狗生活没有讲究,散养,吃的大多是米饭就着菜汤,那个时候也不兴洒狗粮,到了冬天,还有被药杀的危险。大概养到五六岁,被人偷了,再也没有回家。 它的脖子上曾有一只项圈,它死了之后好多年,有一回我做梦,它还回来了,蹭到我的脚边,示意我帮它把项圈摘下。醒来之后我没止住眼泪。
开始在喜马拉雅上听《中国人史纲》,早先夏寅生推荐,而在我听《重说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系统也自动推荐了它。 最初我对柏杨先生有一些成见,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丑陋的中国人》,几乎世人皆知,但我这个伪读书人至今也没有读过。后来,我知道了柏杨白话版的《资治通鉴》,虽然深佩他穷十年之精力,但我认为古文宜注不宜译,也不感兴趣。尔后柏杨先生为《德川家康》作序: 一千余万字的《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被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而《三国演义》上的人物,却深入民心,成为影响中国人性格最巨的书籍之一。
因为《千里共良宵》,因为央广电台,很喜欢姚科的声音,他再定义了我心目中绅士的概念。周末无意间看到这个消息: 姚科在央广的地位甚至比周涛在央视的地位还高,被誉为温柔绅士,是一位用灵魂和声音融通世界的人,国内三大资深解说之一。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频率片花及节目片花,央视总台的片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宣传片花“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等都是姚科的配音,并演播过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菊花香》、《狼烟北平》、《毛泽东和朝鲜战争》及周德东恐怖小说系列等等,深受广大听从喜爱。
百度阅读推出了精排史记,很适合在线阅读,推荐。 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作为列传的第一篇,开头的论述即先声夺人。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於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温润宏大,对比上周看的新概念作文《黑猫不睡》,张悦然的代表作品有深意也堪称经典,却总感觉文字刺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后教小子学文,史记的这些名篇,就是取好的习作。
当初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字是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原因是工整,对孩子而言,赞誉就是最大的动力,所以当我发现中学旁边的刘祥书店里有庞中华字帖的时候,没怎么犹豫就买下了,尽管当时预缴书本费都是难题。 但是无论我怎么练习,只要一抛开字帖,就打回原形,只是隐隐的记得,庞老师强调过,写字要讲究间架结构。后来读初中,在别的同学都形成自己写字风格的时候,我仍在原地踏步,就好像我的身高一样。何松山没有买过字帖,但下笔薄酒飘逸,是我崇拜的对象。但因为考试成绩好,也没有人在意我写的字是否漂亮。直到上了高中,政治老师王宏业指着我试卷说,你看你写的这个字,画的什么啊!(按:感谢王老师没有直言鬼画符!) 我才突然意识到,我本不会写字,随着笔记、答题压力的增加,我最初的那点工整也丢失了,惨不忍睹。但我也知道,我练习多年的楷书,没有一点的效果,现在要想突破,只能另辟蹊径了。只是我了解的硬笔书法家,还只庞中华一个,手上有一套五体字帖卡片,楷书是没有信心了,我更知道行书、草书要以楷书为基础,而且答题也不能用草书啊,当然更不能用小篆,隶书的笔画似乎比较有规律,很好掌握,就是它了,于是开始苦练隶书,也是庞中华老师送我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