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图形的价值

这是我规划的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是《文字的力量》,还将有第三篇《词条的意义》。在我构思内容的时候,一直在关注阿里云宕机事件,相对于 2022 年 12 月香港 PCCW 机房制冷设备故障,2023 年 11 月 12 日涉及阿里云盘、淘宝、咸鱼、钉钉、语雀等产品的大面积异常,影响了计算、容器、存储、网络与 CDN、安全、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媒体服务、企业服务与云通信、物联网、开发工具、迁移与运维管理等产品线内的上百个产品及服务,真可谓史诗级。如今将近一周过去了,关于这次事故的讨论和反思,仍在继续,除了表示对云产品安全性的质疑以外,还有一些关于人事策略的探究,网友评论:

那些能够实际干活且经验丰富的 P5、P6、P7 级别员工在“降本增效”的行动中被大量裁掉。而那些臃肿的高层管理人员只是通过 PPT 对公司进行管理,无法有效地指挥服务器解决问题,导致系统问题无法得到迅速妥善解决。

所谓“通过 PPT 对公司进行管理”,当然是一家之言,吴伯凡老师有一篇文章《PPT 创业家的宿命》:

说到 PPT,我就想到马云的一句话:“在职场上,我们一定要拒绝那些蝗虫型员工。”什么是蝗虫型员工,就是会做非常漂亮的 PPT,把他的想法非常炫的表达出来。让你觉得这真的是个好生意。但实际上,他们除了这个 PPT,实际上操作的种种困难并没有认真的想过。一旦项目开始实施面对实际的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策。这种“有想法没办法”的项目,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

这种人,叫做职场蝗虫,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去做 PPT,然后就有人投入资源,很快又被证明为“不行”。他也不管这烂摊子,继续接着做一个新的 PPT,再去说服一些投资人。他们整个的职业生涯,无非就是几个 PPT 而已。

所谓蝗虫,来的时候声势浩大,走的时候寸草不生。

也真是讽刺,如果网友的评论道破了真相,那当年马云最痛恨的“蝗虫型员工”,已经开始啃噬阿里。

图形是沟通工具

图形是高级技能

学会专业软件

灵活化用模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