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思敬
坤颐楼主谈写作
按:我希望这黯淡的半年,把自己的一点写作经验,分享给我的同事,我非好为人师,正是在与他们的沟通中,我才沉淀了自己的想法。搜索我以前的文章,关于写作的内容很多,很散,重启这个课题,本来打算以之一、之二这样的系列,发表一组短文,最后放弃了,决定用一篇文章,分节阐述,每节一个主题。互联网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读文字,编辑每天都有原创、转载若干文章的 KPI,而对于特定的网站,网友读完几篇头条,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真的是“文读完了”1。第二个阶段是读图,大量的图片,配上简要的介绍文字,一篇文章就成了,这在我看来,是写作门槛的自我降低,但网友喜欢,读图相对于读文字,轻松太多。当下是短视频,以 B 站和 抖音为代表,无需赘言,很难说这个变化是进步还是倒退,视频和文章,是相差很远的两个专业领域,事物的发展不以我的好恶为转移,只会以受众的选择为转移。在视频为王的年代,练习写作还是什么意义?有的,上帝说:请走窄门。
结构的重要性
其实如果平时看的多,电影的手法,那些构思精巧的短视频的手法,都可以借用在写作中。
前两周,我在微信公众号连续发了三篇文心一言试用报告,其中第三篇物理方向,我就参考了莫言《晚熟的人》最后一篇《火把与口哨》的写法。
写作最重要的是结构,一旦把框架立起来了,写文字就很简单,不用写得多华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后续我会再介绍古典风格,我认为是写非虚构内容最好的风格。
难的是如何定结构,也即小学写作文老师让写的提纲,对一个没有多少阅读量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很多时候,我都是先写完作文,再归纳各段的大意,编出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