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确诊髌腱炎

下午去人民医院取了核磁共振的片子,诊断印象第一句:

左膝内侧半月板前角变性(Ⅱ°)

内心有一点忧郁,虽然我已年过四十,但人生的任务,基本什么都没完成,这半月板损伤,又是不可逆的,以后怎么办?

我妈的膝盖就不好,这些年蹲下再起来,就很吃力,走路要探着前行,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上周老杨来北京,也说半月板有毛病,但老杨儿子已经在读大学,他本人也住上了别墅,我呢?

后来见了王锴大夫,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大夫说这个变性Ⅱ°,没有临床意义,因为核磁共振的成像非常清晰,即使你二十岁来拍片子,也可能会有这个变性,到了Ⅲ°才是真正的病变。担心我理解不了,还打了一个比方:就好像你拿放大镜看一个人的脸,本来还挺光滑的,但现在全是坑。核磁的结果,证实疼痛的原因是髌腱炎,敷药,作康复训练即可,但以后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像跑步,跳绳,羽毛球之类,游泳没问题,散步要注意仪态,两万步可能太多了,以自己感觉适度为宜。

大夫的态度非常好,在看病的同时,致力于缓解病人的精神负担,这正是在践行 E. L. Trudeau 的墓志铭: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而且他的情商也非常高。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说,我妈就是因为半月板损伤,行走受影响,有时候还疼得很厉害。大夫说,你母亲的腿疼,也不一定就是半月板问题,更可能是骨关节软组织磨损,间接导致半月板损伤。

这个结果已经算是不错的。骨关节诊室的对面,就是骨肿瘤诊室。我高一时最要好的同学,楠杆镇的张涛,就是因为身患骨癌,截肢也未能挽救生命,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我们自习课传递草稿本下五子棋,下课后一起去食堂打饭的场景。青春年少,大好前程,瞬间化为乌有,每每记起,总是无限伤怀,希望他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病痛的折磨。

新冠感染以后,我的左膝疼痛,明显比前些年严重且频繁了,大概之前那些年,我的免疫系统压制了炎症,但在病毒大作战之后,免疫力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于是症状就加剧了。百度查病癌症起,在就医之前,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有同学的病案在前。《菜根谭》说,病可以保身,我想,觉察到自己患病,在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上更加关照自己,避免滑向深渊,的确是一种自我保护。

附一:医生开的药方

洛索洛芬(洛索洛芬钠贴剂)50毫克×3贴/盒 乙类 2盒 1贴 1次/日 外用

青鹏软膏 20克/盒 乙类 2盒 3克 1次/日 外用

附二:不同动作时膝关节的负重

站立:负重即体重
行走:约体重的2倍
上下楼梯或爬山:约体重的3~4倍
慢跑:约体重的5倍
快跑:约体重的7倍
打球:约体重的6倍
蹲跪:约体重的8倍

附三:膑与髌的区别与联系

我听说髌腱炎的时候,就想起孙膑,但是膑与髌的区别是什么呢?

膑与髌读音相同,字意也相同,均指膝盖骨,即髌骨。髌骨与股骨下端及胫骨近端共同组成膝关节。髌骨是人体最大籽骨,包绕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装置的组成部分,能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对膝关节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与髌骨有关的常见疾病有:髌骨骨折,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软化症,高位髌骨,髌骨脱位等。长期深蹲、攀爬运动、上下台阶对髌骨都有损害,应引起注意。

以上来自专业医师,秦国强 临汾市中心医院 骨科副主任医师

膑(臏)bìn 同“髌”。

髌(髕)bìn ①髌骨。②古代剔除髌骨的酷刑。

髌骨 bìn·gǔ ㊔ 膝盖部的一块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以上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说文》:“髌,膝端也。”指膝盖骨。段注:“膑者,髌之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公布的《医学名词6》列有“高位髌骨、低位髌骨、髌骨软骨软化”等专科词语,已经确定“髌骨”为规范词形。

以上来自异形词词典

所以“膑”至少在段玉裁的时期,就只是“髌”的俗体字,两者在音义上都是一样的。不过在人名“孙膑”中仍写“膑”,不能写成“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