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义
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评论,平儿发来的,我猜测来自天涯或者网易:
这样说可能会让很多人看不过眼。但是我真心是这样认为的:那些所谓的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所谓的为人民的作家,本质上也不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而是自私自利。
哪有什么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们的所谓忧国忧民,不过是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得到实现,愤愤而已。像屈原,他是忧国忧民吗?当然,爱国是肯定的。作为楚国的贵族,他当然爱这个国家。因为只有这个国家才有可能为他的政治理想提供实现的地基。为什么怀王一死他就自沉于汨罗江?因为怀王对他有知遇之恩。只有在怀王的统治之下,他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然也可以说是政治野心。想想凭借一己之力,让一个国家,国富民安,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实现一个人膨胀的内心。
至于那些所谓为人民写作的作家,他们真的是为人民吗?而不是把人民的苦难拿为自己晋升的阶梯吗?像老舍写的确实都是底层人民。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看到无数百姓的困苦,那他唯一的途径只能是向释迦牟尼那样去出家吧,怎么可能还写出来作品?而且最关键是他的作品,看了之后。整个人会很颓废,很沮丧。像骆驼祥子,像月牙儿,看完之后,除了陷入无尽的抑郁之外,不会有任何作用。他写那些东西真的是基于对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同情怜悯吗?而他的所作所为对于改善这些人的生活又有任何作用吗?最最最关键的是,老舍的人品和徐志摩和郁达夫并没有任何不同,一个真正关心人民疾苦,为普通老百姓琐碎沉闷,没有希望的生活而感到痛苦的人,怎么可能干的出来,将自己的接发妻子和亲生儿女丢在一边去追逐一个小三?
除了传说中的释迦牟尼佛祖、耶稣等,是真真正正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悲悯,想要拯救之外,其他的哪个人会有真正的普通老百姓服务的思想?更多的不过是,把这些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当做自己获取现实利益的基石罢了。
原文只有两段,很多错误,包括文本和标点,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部分修订,但不改变作者的本意,为方便阅读,拆为四个段落。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政治人物和人民作家,本质上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百姓不过是他们上升的垫脚石。政治部分,我就不讨论了,太复杂。我想重点就文学部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只能说,允许这个社会有更多不同的声音吧,万马齐喑,众口一词,很让人绝望。
批评很容易,佛祖耶稣一样可以批评,但批评没有生产力,我们不能沉湎于批评,更重要的是建设和创造。另外出家和写作并无矛盾,佛祖悟道,有佛经传世,浩如烟海。
文学的意义,是激发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好的作品,再怎么赞誉都不为过,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作为读者,我们只需要相信自己的解读即可,对我有启发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否则说破天也无用。我们也尊重他人的解读,他人不喜屈原老舍,我不会争论,不会强求,我想作家本人也不会强求。
文学艺术的品质和作者的人品,最好的状态是相得益彰,但如果不能两全,我们可以割裂的选择作品,即肯定作品,否定作者。历史上如宋徽宗,蔡京,就需要割裂的看待。一个人只有好的品性而无好的作品流传,对社会的贡献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