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或者黎明
商禽,原名罗显烆,又名罗燕、罗砚,曾用笔名罗马、夏离、壬癸等,原籍四川珙县,十六岁从军,流徙过中国西南各省,其间开始搜集民谣,试做新诗。赴台后做过编辑、码头临时工、园丁等,也卖过牛肉面,后于《时报周刊》担任主编,任副总编辑退休。
商禽被称为“文坛鬼才”,其成名作多为散文诗,诗作数量不超过两百首,著作仅有诗集《梦或者黎明》(1969)、《用脚思想》(1988),以及增订本《梦或者黎明及其他》(1988)和选集《商禽·世纪诗选》(2000)、《商禽集》(2008)五种,另有英、法、德、瑞典文等译本。
推荐序节选 快乐贫乏症患者
陈芳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
商禽的诗降临在封闭的海岛,为的是精确定义他的时代,他的家国,他的命运。如果语言紧锁在唇腔,如果思想禁锢在头脑,如果欲望压抑在体内;灵魂找不到出口时,那种感觉是什么?精神被绑架时,滋味又是什么?商禽的诗行,显然是要为这些问题给出答案。他的语言委婉、含蓄、谦逊,竟能够使虚伪的历史无法隐藏,也使扭曲的记忆无法遮蔽。
他的文学生涯横跨半世纪,却仅完成不到两百首的诗作。对照多产的台湾诗坛,商禽可能是属于歉收。但是他在美学上创造出来的纵深,往往引起无尽止的思索与探索。他困难的诗行里,确实延伸着歧义的迷路;不过来回逡巡之后,毕竟还是有迹可寻。在心灵不快乐的密林里,绝对不可能存在着愉悦之旅的奢望。完成阅读的跋涉之后,就不能不承认诗人拥有百分之百不快乐的权利。
商禽作品是属于困难的诗,读者不得其门而入时,遂诉诸种种方式来贴近。然而,各种理论、主义、口号、意识形态都难以抓住他的诗风,反而是他的诗艺回过头来抓住所有的诠释者。至少有两种标签习惯加在他作品之上:“散文诗”与“超现实主义”;前者是指形式,后者是指内容。许多读者宁可倾向于相信标签,却懒于阅读他的诗。由于散文诗一词的滥用,使得他的诗人身份变得非常可疑。也由于超现实主义一词的恶用,使他的诗艺与诗观常常引来误解。百口莫辩之余,商禽只能选择沉默以对。不过,他也有不得已而言的时候,必须为自己的诗表示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创作是以散文写诗,而不是写散文诗;重点在诗,与散文无关。同样的,他也拒绝超现实主义的封号。对自己的诗观他颇具信心,坚称超现实的“超”,应该解读为“更”。与其说他的诗是超现实,倒不如说是更现实。以现在年轻世代的流行用语“超帅”“超逊”来解读的话,商禽诗的“超现实”,正是极其现实。英文的 Surrealism 并不能确切界定商禽,也许以 More Realistic 或者 Extremely Realistic 来定义他,庶几近之。
在他的时代,商禽当然不是写实主义者,但是他的诗是内在心灵的真实写照,写出他在政治现实中的悲伤、孤独、漂流。没有那样的客观环境,就没有那样的情绪流动;正是有他这种沉重情绪在诗中渲染,才真切对照出他的时代之幽暗与闭锁。坊间论者酷嗜彰显他诗中的突兀意象与险奇语言,遂率尔宣称他是超现实主义者,却未尝注意他的诗与当时历史情境、现实条件之间的密切牵扯。就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创作者,都必须诉诸语言的变革,才能真正到达被扭曲、被绑架的灵魂深处。诗人在紧锁的空间里酿造诗,是为了寻求精神逃逸的途径。他留下的诗,毋宁是奔逃的踪迹,循着他迤逦的脚印,似乎可以溯回那么远的、遗佚的历史现场。
梦或者黎明
穿越疲惫之云层,以及
渴睡的星群,抵着
冰冷的额角
坚持着不睡,不打
呵欠,而风在密林中
黑方口的烟囱
仍自呵着热气
云层疲惫还不算
太空中有为硕石击伤的梦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梦在稀薄的气流中被击伤,裹着
毁了的终于是陨石,那骄傲
穿越或是伴着沉落之雾
然而就要倾倒的星座
其冰涼的额角
倚着常年清醒的山巅
风自一片伪装的草地穿过
灰灰的炮管上亦难免有星色的雾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黑绿的草原无处不是星色的露
乃至阳台,积水的阳台
屋顶上惹有逃亡的天空
而梦已越过海洋
何等狂妄的风呀,穿越
你偃息于云层的发丛
而我的梦
犹在星色的草原
犹在時间的羊齿之咀嚼中
穿越
禁闭的全视境之眼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航行中
我的梦有全视境之眼
疲惫的云层不断上升而且消散
风滑过沉思水潭
在山中,桃金娘将她的紫色
缓缓地释放
而声音尤未赋予黄莺儿
无从打起
穿越,山巅或是星座额角的微温
老远我就觉到你噓息的浑圆
或许,机群已然出动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或许船舰已经起锚
雾气在急遽下降
你又要迟到了
海潮上涨
穿越,然而合昏琴键一般
次第张开其叶片,越过声音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越过
而在将触及她的梦的圆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我的梦之梦的锐角,锲入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而你就是日日必来的
总是已将第一片曦光
铺上她浮肿的眼睑
你就是我终于胜过了的
就要由我们朝朝将之烹饪的
那黎明么
很少有诗人像商禽那样,不断回到监禁与释放的主题反复经营。这样的主题往往在不同的诗作获得印证,例如《梦或者黎明》与《门或者天空》。梦是自由,黎明是干涉;门是监禁,天空是释放。商禽倾向于锻造特殊的意象,以最简洁的文字繁殖出丰饶的意义。
《梦或者黎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航行与飞行,无论梦境有多荒谬,凡属自由的旅行都可得到容许,直到黎明的来临。只有在现实世界里,凡与自由相关的行为都遭到禁止。整首诗的发展过程中,诗人总是刻意插入一句内心的语言: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这是当时小市民乘坐公共汽车时耳熟能详的车内标语,诗人拿来挪用在诗行之间,造成某种警告的效果。为了防止事故或意外的一则标语,在诗里竟产生禁止的意味:头是思考,手是行动,任何逾越的思考与行动都要受到监视。这首诗颇具歧义的暗示,在现实中的行动都会引来干涉;唯一能够享有自由的地方,便是停留在梦中。从黎明到梦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宽?似乎只能依赖自由的尺度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