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瞽鱦

柏杨

开始在喜马拉雅上听《中国人史纲》,早先夏寅生推荐,而在我听《重说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系统也自动推荐了它。
最初我对柏杨先生有一些成见,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丑陋的中国人》,几乎世人皆知,但我这个伪读书人至今也没有读过。后来,我知道了柏杨白话版的《资治通鉴》,虽然深佩他穷十年之精力,但我认为古文宜注不宜译,也不感兴趣。尔后柏杨先生为《德川家康》作序:

一千余万字的《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被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而《三国演义》上的人物,却深入民心,成为影响中国人性格最巨的书籍之一。


更是难孚其论,所以同学推荐的时候,我说:这两人(按:另一人指李敖)都是大嘴巴。
但我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岁,是应该实际的读一本书,避免主观臆断,从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开始。
相对易中天先生和樊树志先生的《易中天中华史》、《国史概要》,柏杨先生在第一章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读史角度:历史地理,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历史、地理这两门课程,在中学教育中,一对难兄难弟,在我读初中的年代,中考只抽考其中一科,我那年抽中的是历史,高中过了会考之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人看地理书了,而高二分科如果选择了理科,那历史也可以抛弃了。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如果没有个人兴趣,一个人是很难说出,三国之后是哪个朝代,山东半岛又在哪里的。而要他回答,唐朝的中国版图,下辖了哪些区域,就更不用指望了。春节之前,我在西单图书大厦,还特意买了一本《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史纲第一章《历史舞台》,以空中和马上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国疆域之后,又从河流,湖泊,山脉,沙漠,长城,城市,区域,将中国历史安放在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的真实的地理环境,尽管大多已经沧桑,但心中毕竟有了着落。
我相信,我能很好的读下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