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我删除了巴黎圣母院

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其中,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位列第二,仅次于托翁的《战争与和平》。
我在2014年年底,听完了田芳和文凯播讲的《悲惨世界》,对雨果笔下那恢宏的世界无限景仰,也一直有读《巴黎圣母院》的计划,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这两部小说似乎是不可分割的。

直到今天6月底,在听完《草房子》之后,我才开始听《巴黎圣母院》,当时手上有两个版本,李野默播讲的陈敬容译本,聂梅播讲的李玉民译本,显然,无论翻译还是演播,前者的分量更重,但因为心态的原因,我尝试三次,都没能坚持到卡西莫多出场,对雨果重笔彩绘的司法宫和圣迹剧,提不起兴致。后来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一位网友演播的潘丽珍译本,因为他的语速很快,声音铿锵,终于捱到了男女主人公相继露面,我也反过来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他不仅仅是在写一部小说,更在创作一部史诗。
参考:

我内心也渐渐的平静下来,我几乎听完了可怜的甘果瓦前期的所有故事,听完了雨果更大手笔的描写巴黎城和圣母院,听完了卡西莫多的身世,也基本听完了克罗德的心灵变形记,但在剧情(这部小说,的确更像戏剧啊!)即将步入高潮的时候,我决定删除手机上的音频文件。
正所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过早的掌握了几乎全部的情节,只是我中止的表面原因,我内心的痛苦超出了坚持的极限,才是真正的障碍,我放弃了。
但就是这段短暂的邂逅,依然开阔了我的视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似乎已经能在我的脑海中站立起来,500多年以前(小说诞生已经快200年了)的市民生活,宗教信仰,建筑艺术,乞丐王国,巴黎古城,圣母院的伤痕,人物内心的意志,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种影响超过了我合上《约翰·克利斯朵夫》时的感受。
也许以后,等我老了,我会再从头至尾的看《巴黎圣母院》,但最近的几年,我是不会再系统的阅读她了,我也要遵从我内心的指示,我不能再折磨自己,为了读完一本书,而痛苦的坚持。Kindle中有管震湖的译本,我还会不定期的翻看,以纪念这个七月。
这不是一个物资缺乏的时代,优秀,或者伟大的作品,触手可及,我虽然为自己的毅力不足感到可悲,但我一直还在坚持学习。我学习的圈子,这么多年,也没有扩张领域,像中关村的雕塑“生命”一样,我走的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道路,这是我唯一可以开口的安慰了。
我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上,我毕竟不是学者,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学者,书本,音乐,电影,书法,都只能是我生命的插曲,我不能再本末倒置,等到事态发展到我无力收拾的时候,再想读一本书,或许已无可能。
也有网友说,《九三年》才是雨果最好的作品,他到了自己人生的尾声,才明白了小说真正好的写法,简洁。
我目前的状态,适合听《老人与海》,希望海明威赐予我力量。
补:
一同删除的,还有艾宝良演播的《汉字的故事》59集,我一直认为艾的声音掺进了他过多的感情,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不喜欢就放弃,我们不必为难自己,在这一类问题上。
附:
中文名 世界十大名著
外文名 The world’s top ten books
第一名著 《战争与和平》
第二名著 《巴黎圣母院》
第三名著 《童年》√
第四名著 《呼啸山庄》
第五名著 《大卫·科波菲尔》
第六名著 《红与黑》√
第七名著 《悲惨世界》√
第八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
第九名著 《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十名著 《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