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小人论

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背本忘义,抑又次之。便辟者疏远之,则无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则无尤矣;唯以怨报德者,不可以预防,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背本者虽不害人,亦不知感。
昔伤蛇傅药而能报,飞鸮食椹而怀音,以怨报德者不及伤蛇远矣,背本忘义者不及飞鸮远矣。至於白公负卵翼之德,宰瓠遗灌溉之恩,陈馀弃父子之交,田蚧忘跪起之礼,此可与叛臣贼子同诛,岂止於知己之义也。
世以小人比穿窬之盗,殊不然矣。夫穿窬之盗,迫於饥寒,莫保性命,於高赀者有何恩义,於多藏者有何仁爱?既无恩义仁爱,则是取赀於道,拾金於野。若能识廉耻而不为,是有偿金者之行矣;若能忍饥馑而不食,是有蒙袂者之操矣。所以陈仲弓睹梁上之盗,察非恶人。以是而言,盗贼未为害矣。然操戈蜒,挟弓矢,以众暴寡,杀人取财者,则谓之盗,比於以怨报德者,亦未甚焉。何者?人之父子兄弟,有不相知者;有德於人者,是已知之矣,焉得负之哉?

——《全唐文》第08部 卷七百十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饶,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学界对李德裕的研究,主要关注其政治活动,特别是围绕“牛李党争”展开。
李德裕是政治实干家,因此其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实际政治活动中,而不是表现为理论的建树和阐发。作为精明务实的政治家,李德裕无论任职于中央还是地方,均取得了突出政绩,特别是会昌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军事决策,更加表明他是一位有思想、有头脑的政治家,因为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睿智深刻的思想或理论支撑,要在政治实践中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