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瞽鱦

芳香饮

芳香饮,清代方剂,出自《温证指归》,对气血损伤具有很好的效果。
主治:
温病多头痛、身痛、心痛、胁痛,呕吐黄痰,口流浊水,涎如红汁,腹如圆箕,手足搐搦,身发斑疹,头痛,舌烂,咽喉痹塞,气血损伤。
用法:
水煎,去滓,入蜜、酒,冷服。
原单位为钱,现在的中药计量都以克为单位,以1钱约等于3.72克进行换算。

处方:
玄参1两,白茯苓5钱,石膏5钱,蝉蜕(全)12个,白僵蚕(炒)3钱,荆芥3钱,天花粉3钱,神曲(炒)3钱,苦参3钱,黄芩2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序号 药材 数量 单位
1 玄参 50
2 白茯苓 18.6
3 石膏 18.6
4 蝉蜕 5
5 白僵蚕 11.16
6 荆芥 11.16
7 天花粉 11.16
8 神曲 11.16
9 苦参 11.16
10 黄芩 7.44
11 陈皮 3.72
12 甘草 3.72

同仁堂称重工具不是天平,因此数量要四舍五入。

序号 药材 数量 单位
1 玄参 50
2 白茯苓 19
3 石膏 19
4 蝉蜕 5
5 白僵蚕 11
6 荆芥 11
7 天花粉 11
8 神曲 11
9 苦参 11
10 黄芩 8
11 陈皮 4
12 甘草 4

关于1钱等于多少克

有三种说法:
一、5克
二、3.25克
三、3.72克
第一种说法以1斤等于500克为基础计算,显然是错的。
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至1959年,中国一直是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十钱,16进制与10进制混用,仰慕。
古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第二种说法,为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500g ÷16 ÷10 = 3.125g,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我们从第三种说法。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1,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制度,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但一律由16两为1斤制改为10两为1斤制;英制除特殊需要外,一律废除。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关于温证指归

《温证指归》清代周杓元撰,约成书于嘉庆四年(1799年),全书共四卷2
卷一阐述温病的基本理论,计21篇,对温病的基本 概念、发病特点、发病规律及其治则治法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说明和总结。
卷二详载温病发病时各种证候变化、辨证要点、病机、与他病的鉴别以及治疗所用的方剂等,计61篇。
卷三汇选治疗温证所使用的方剂,总计正方115首,附方18首。
卷四为其搜集整理的16则典型温病病案。

  1. 摘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
  2. 一说三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