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思敬

万历十五年

按:这部书,原是我阅读的起点,但二十年之后,我除了记得书名和首辅张居正之外,已经没有其它的印象了。这篇微信文章,让我忆起了书的脉络。
原题《2016的这个夏天,不会是大明万历十五年》,因部分内容过于敏感,原文已经打不开,这里删除“五月未央”和“熟悉的陌生人”,只保留“万历十五年”,“明朝死亡说明书”,和“倾巢与完卵”。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奇怪的是,大明帝国却在遍地沉闷中郁郁寡欢,事情做不了,问题一大堆,却又不知症结在哪。
不论是励精图治还是安于耽乐,独裁或调和,创造或苟安,廉洁或贪污,进步或保守,在那里全都失去了意义,最后的结果,无分善恶,全部悲剧性结束。

精明能干的首辅张居正、稳健持重的申时行、清官海瑞、武将天才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些中华文明的佼佼者,都在彼时不得善终。
万历十五年,一个朝代的失败总记录。
大明帝国虽离亡国灭种为时尚早,却已在实质上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有一个神秘的力量,无形无色,却强大到让人窒息,帝国陷落其中,进退不得,只能在干耗中慢慢安乐死。
明朝死亡说明书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所谓“历史”,都是由大事件构成,比如战争啊,伟人啊等等,可是真是这样吗?
其实那只是“果”而已。
历史真正的“因”,在表象之外,在之前数十年就酿成了。
闯贼李自成埋葬的只是大明的僵尸而已,大明朝早就挖好坑把自己埋妥当了。
摧毁它的那股神秘力量,叫大明“文官集团”,也叫“道德圣徒式”吹牛逼。
他们用朱程理学的道德烧烤他人,相互攻击,如果不按“道德圣徒”的模式行事,他们就会用山呼海啸的吐沫淹死你。
但是这些文官中也没人是圣徒。他们不过是通过这样的扯皮,大举攫取私利罢了。他们满口仁义道德,背后却多是男盗女娼之辈。
就算后来所谓文人楷模的“东林党人”,也不过是文官集团大毒瘤的一部分而已。
大明的官员们天天吐沫横飞,却没人去研究实际事务和社会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一旦涉及到具体事务,很多都是一塌糊涂。
官员薪酬制度、税收制度、货币制度、边关贸易制度、专业的军事管理、刻板的八股科技制度,统统都是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到什么程度呢?
以官员工资为例,土鳖朱元璋小国寡民的薪俸制度被刻板地坚守着,俸禄低到可怜,且一百多年不变。
要是不贪腐搞创收,简直连基本生活都扛不住。好同志海瑞身先小白鼠,用穷死了的事实,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甚至连什么“倭寇”入侵都是假的。
事实上,“倭寇”的背后,是大明过于严苛的贸易管制导致的“官逼民反”。当全世界都在等着中国的棉布、丝绸、茶叶、瓷器时,大明却闭关锁国,迫使沿海商人化身“倭寇”秘密地到日本,到东南亚,甚至美洲进行贸易。
大多数都是自己人,哪有那么多倭寇啊?
更可笑的是,天上掉银子,大明还不会用。
作为当时“世界工厂”,大明凭借巨大贸易顺差,让全球每年开采的白银一半都哗哗流进了帝国口袋,然而,由于财政制度的拙劣,手握全球最高“外汇”储备的同时,却坐视大明流通货币紧张,国家和人民都没钱。
边关战事紧张,国库没钱,仗都打不起。
这个世界需要诗和远方,但这个世界的运行,更需要规则、理性。
可这些蠢事,大明一路忙活了一百多年,还从不思改变。
扯皮成了官员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大明日益坏死。与此同时,破败的社会正在酝酿着无数个李自成,关外的努尔哈赤正在狂飙突进。
社会运行规则的缺位,实际操作制度的缺失,只靠道德的意淫与批判,只靠唾骂与扯淡,是一定会把自己埋葬的。
万历十五年,天下无事,但已死到临头。
青萍之末的微动,是大风将至。
从前是这样,未来也一样。
倾巢与完卵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政府的事。
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的“青萍之末”有多牛逼。
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都是一片狼藉。有时真想不通,一些车看着漂漂亮亮、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结果“啪”一声从车窗里扔出两矿泉水瓶,“哗”一下又抛出一袋垃圾… 还有很多飞车的枭雄一辆接一辆,在应急车道上一路呼啸,如同小流氓遇到了马永贞。
如果商人都爱拖欠款,如果作者都爱抄袭,如果企业喜好偷排偷放,如果食品作坊都敢制作出人工肉、毒蔬菜,怎么可能偏偏警察、医院就一定会按规则办事呢?
好像规则都是给别人遵守似的。
魏、雷之死,跟你偷逃车票、乱闯红灯、考试作弊、在公司干私活等其实也没啥两样。
有什么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你那么激动,可否反思过自己呢?
不要以为作为个人就无所谓,不会害到自己。你能保证不吃自己生产的毒蔬菜,你能保证不用别人贩卖的过期疫苗、有毒涂料、不呼吸化工厂边上的毒空气吗?
缺乏制约集体行为、公权力的实际办法,一时半会没问题,一事两事无所谓,但却在一点点扩散集体崩溃的病毒。
万历十五年的光阴故事已经告诉我们,在一个集体扯皮的大环境里,没有人可以幸免。
这些事情,并非单靠政府就能完成。
今天,透过魏、雷之死、苏州公交车女司机(孙连连)被殴、武汉宏兴队球场内外暴力等无数小事件,隐藏在这些现象之下的本质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1949年以来的第三件大事,已经无可避免地到来了。
从“文革”彻底破坏规则,到小平爷爷主动融入世界、引进规则,再到今天在人心中建设规则,这三步,比《魔戒》三部曲的路更难走。
因为较之于物,人的现代化要困难得多。
赚钱、成功、暴富、攀比、野蛮、欺诈、作假成风……如果制约作恶的普遍规则不能有效运行,那么,就算把太行山都变成金山银山,也离死期真的不远了。
13亿人的大国,也许可以不信教、不惧鬼神、不敬师长、不怕父母,却绝对不能没有约束人心魔鬼的—规—则。
没有一种文明,能建在规则与心灵的荒漠上。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最后衷心祈望:明朝那些事,永成往事。


我是通过这段文字,找到上面的文章,作者,李不太白:
当我们痛斥食品安全危机、自嘲我们已炼就百毒不侵的神功时,有没有痛心一部分国民内心无契约、无敬畏、无信仰呢?有没有想到1974年日本就已90%以上高中毕业率了呢?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法国“启蒙三杰”之一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反过来,国家也不是活在书上的概念。
国家就是你我每一个人。
每个人知行合一,才能抵达那渴望之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