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笔记(下)
今天听完了《南渡北归》,同时也拿到了北医三院白雪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报告单。
听的过程中,对天才和天才的时代,心中无限的景仰,而当全书播完,摘下耳机之后,我想记录一点什么,却写不出成行的文字。
巧合,昨天下午,借助Lantern,科学上网两个小时,下载若干内部书籍,粗略翻阅,倍感前途无望。我给平儿发了一条信息:国家乱,公司乱,作为个人,真是无所适从
。也许,做一只鸵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知道得越多,你会越痛苦。
易中天先生在中华史一书中,一再强调,世界文明史,唯有中华延绵不绝,而我更愿意相信,一亡于宋,再亡于明,而介公退守台岛之后,中华在大陆的根,都被斩断了。
插曲,我在听离别第十三章《人间热泪已无多》的时候,大病一场,一天一夜未起,发烧,头痛,血小板骤降至20,北医三院更是开出了白血病初诊的化验单。平儿坚信我冲撞了书中的英灵。我想也有可能,在我每天工作的地方,当年有多少沉冤的大师,可能早已被麻木的世人忘却,而我,侧身就可以看见燕园。
如今的北大,当然不是当年的红楼,也不再是我心中敬仰的中国高等学府。
血液病理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细胞。
我在家中的书架上,收藏了岳南先生《南渡北归》三卷纸本,这套书目前还没有被禁,出乎意料。
以后还会再翻,我会记住这些闪光的名字:
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胡适、傅斯年、陶孟和、叶企孙、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吴宓、钱穆、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潘光旦、郑天挺、姚从吾、毛子水、刘文典、曾昭抡、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钱锺书、吴晗、陈梦家、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穆旦、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沈性仁、陈衡哲……
目录,睹书之脉络:
南渡
序章 烽火照京都 001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017
慌乱大逃亡 017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 022
大师云集清华园 025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034
第二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 064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 064
从北大到柏林 068
狭路相逢 075
第三章 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090
四巨头聚会 090
从殷墟到龙山 095
人类星光闪耀时 099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 105
第四章 流亡岁月 118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118
华北沦陷 121
炸弹落到梁家 125
清溪阁醉别 129
第五章 弦诵在山城 138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 138
跑警报的日子 148
观音殿、尼姑庵的学者们 154
九州遍洒黎元血 159
第六章 又成别离 178
小酒馆奇遇 178
胡福林神秘出走 181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188
滇川道上的行旅 193
第七章 陶孟和逼上“梁山” 205
与毛泽东北大结缘 205
自立山头的甘苦 209
何处觅安居 214
第八章 扬子江头的来客 220
庙堂之困 220
梅贻琦在李庄 227
一场特殊的考试 235
第九章 似水流年 253
人生若只如初见 253
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 260
老金千里走单骑 268
第十章 大爱无言 283
状元府走出的才子 283
梁思永患病之因 286
在困境中突围 292
第十一章 归去来兮 306
李济的哀伤 306
吴金鼎与城子崖遗址 309
考古界两只学术大鼎 313
第十二章 三只新生代“海龟” 322
一代才女曾昭燏 322
伦敦大学的中国学生 331
发掘彭山汉墓 340
第十三章 三千里地山河 349
三百年来一大师 349
天涯涕泪一身遥 352
由长沙到蒙自 359
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376
对花还忆去年人 376
北归端恐待来生 383
别了,蒙自 393
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402
炸弹下的书生们 402
鸡犬飞升送逝波 407
残剩河山行旅倦 417
北归
第一章 穿越历史之门
研究乌龟壳的人
郭沫若赐给的教训
抗战八年第一书
第二章 闻道在蜀郡
李约瑟的李庄之行
到野外捉青蛙的童第周
结缘在山中
一代名媛沈性仁
第三章 小镇故事多
此情可待成追忆
由决裂到言和
李约瑟难题的症结
第四章 山下旌旗在望
一号作战计划
一寸山河一寸血
江水无语东流去
第五章 胜利的前夜
延安访问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
梁思成:日本京都、奈良的恩人
天降喜讯
日月重光
第六章 北大春秋
弃北大入内阁
蒋梦麟辞别北大之谜
周作人骂傅斯年“驴鸣”
第七章 血染红土地
“独眼龙”被困五华山
李宗黄入主云南
“一二·一”惨案
第八章 大角逐
关司令痛殴李宗黄
神秘人物暗中操纵学潮
学潮汹涌中的傅斯年
第九章 大幕在黄昏中落下
梅贻琦夹缝中突围
闻一多与傅斯年叫板争胜
联大悲情录
南雁北归春迎客
第十章 独宿春城烛炬残
“国宝”刘文典
铁蹄下的书生骨气
刘文典月下讲“红楼”
神秘的磨黑之行
闻一多对刘文典一剑封喉
第十一章 血性男儿
站在革命对立面的闻一多
青岛大学的“驱闻宣言”
闻一多与“二家”
第十二章 从学者到“斗士”
陈梦家与吴晗
专业不同心同仇
十字街头异乡客
第十三章 闻一多之死
“斗士”是如何炼成的
谁缔宣和海上盟
子弹穿过头颅
第十四章 残阳如血
胡适归国
谁知明月照沟渠
马神庙旁,一片神鸦社鼓
第十五章 还都南京
山坳里躁动的灵魂
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有情人终成眷属
冲出夔门
名院士出笼
编辑絮语
离别
第一章 山河崩裂 001
国宝争夺战 001
学人抢救计划 007
金陵王气黯然收 015
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 021
人生长恨水长东 027
第二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 036
归骨于田横之岛 036
傅斯年之死 039
胡适:青山就是国家 049
生命的最后机缘 055
第三章 短兵相接 067
批胡运动悄然兴起 067
面对“人民的敌人” 071
再掀高潮 077
第四章 胜利的牺牲品 091
但愿来生不姓胡 091
万叶千声皆是恨 095
胡思杜之死 100
胡适出任院长 106
第五章 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 120
告别清华园 120
梅贻琦出走内幕 127
最后的光芒 133
第六章 大师远去 140
胡适、梅贻琦之死 140
代院长李济 147
郭沫若斥骂董作宾 151
学术巨人的消失 159
第七章 池南旧事不堪记 169
吴金鼎之死 169
花落春仍在 174
林徽因之死 182
陶孟和之死 188
第八章 高才短命人谁惜 200
大时代里的曾昭 200
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 209
改男造女态全新 213
巷哭江南尽泪痕 221
灵谷塔下付劫灰 227
第九章 “铁证”下的亡灵 245
《海瑞罢官》出笼 245
引火烧身 255
投靠胡适的“铁证” 262
吴晗之死 270
第十章 简编桀犬恣雌黄 278
花落春意尽 278
国魂消沉史亦亡 286
庙小神灵大 292
第十一章 百年驹隙过如驰 298
中国人的原子弹之梦 298
一个有志和有趣的人 307
曾昭抡之死 312
第十二章 壮志未酬陈梦家 322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 322
厄运降临 327
蓝的星,腾起又落下 335
第十三章 人间热泪已无多 346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346
胡康河上的白骨 350
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 357
诗人穆旦之死 363
第十四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379
当年盛事久成尘 379
清华一把手叶企孙 387
熊大缜遇害之谜 395
离奇的C.C.特务案 399
梁思成与叶企孙之死 406
第十五章 悲回风 415
北归残梦终成空 415
虎落平川 421
康乐园之会 427
陈寅恪之死 441
吴宓之死 444
哲人其萎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