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
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莱比锡,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积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广泛的使用,莱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更综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哲学方面的工作在预见了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诞生的同时,也显然深受经院哲学传统的影响,更多地应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验定义,而不是实验证据来推导以得到结论。
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
1689年,游历于意大利,其时结识耶稣会派遣于中国的传教士,而开始对中国事物有更强烈的兴趣。
莱布尼茨认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知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它不仅对于我们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而且对于中国人自己的这一切也极其重要。因为这是一种知识学问的交流,它可以一举向我们提供他们数年的成果,并且可以说是能够成倍地发展我们双方的真正财富。”(387-388页,《中国哲学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他在写给闵明我神甫的信中这样说:“我向往着每天同您交谈。能够见到并聆听一个人向我揭示许多世纪以来在远东埋葬的珍宝和奥秘,对于一个求知欲望强烈的人来说,再没有什么别的比这更令他渴望的了。”
1697年,莱布尼茨利用传教士们的书信和报告,编辑了《中国近事》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在欧洲引起轰动,许多人因此对中国兴趣大增。该书的绪论说:“本书收录了一份发回欧洲的有关中国官方最近允准基督教传教的报告。此外,还提供许多人们迄今所不知道的消息:关于欧洲科学的传入,关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观念,尤其是中国皇帝本人的道德观念,以及关于中国人与俄国人的战争与媾和。”
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 莱布尼茨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于汉诺威孤独地过世,除了他自己的秘书外,即使乔治一世本人正巧在汉诺威,宫廷无其他人参加他的丧礼。
直到去世前几个月,才写完一份关于中国人宗教思想的手稿:《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