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思敬
铅笔作注
今天重新翻出胡怀琛的《怎么读古书》,尝试用铅笔做注,从第二章引用的《轮扁论读书》开始,轮扁对读书的见解,两千多年之后依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为世事在变,不可尽信古人之书,但其说又过于武断,用一个极端的例子作对比,有失公允,只能佩服其口才真好。
斫轮之法的确要靠心领神会,但现代工业流水线,再造车轮,不只是要看图纸(也算是书的一种),而且是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了。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排在第二位,足见其重。在当今的工作和家庭中,会说话,也是成功和幸福的先决条件。
想起“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的故事。
王(齐宣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颜斶)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
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日:“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很难辩倒,但细想之后,这又是一个诡辩。
用禁令对悬赏,生王必定居下,别说封侯万户,就是分王天下,亦不若死之重。
但这种游说之法,的确能在短期之内震住对方。
思绪很杂,难以成篇。
本意在记铅笔,我收藏之书,一直不敢留下笔记,一是因为字不好,二是学识浅薄,恐为后人笑,今苦读两年,初见起色,当力行之,多年之后,可察进步之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