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忆
其一
夜梦二猫,一白一黄,白居洞,黄卧河坎。皆能言,曰饿,似我昔日弃之也。吾惭,诺食之以粮,然弗能请于家。白背有瘀,视之泪下,余则无忆。
其二
信阳的工资不高,但除房价之外,其它的生活成本可能比北京还要高,最突出的就是商场物价,金利来这些品牌,最多八折。于是曲线救国,平儿在北京代购,两条裤子,一个电脑包,三折左右。
周六下午,我奉命去邮局快递,西罗园营业点还在装修,百度地图显示,附近还有木樨园和百荣两个点,前者在京明窗帘二楼,后者在百荣C座五楼。直觉木樨园营业点要大一些,出意外的可能性较小。于是横穿永外大街,营业厅里人头攒动,请工作人员拿一个纸箱,却被告知只有布袋。
返回百荣点,一期二期店铺林立,几乎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不买东西,不敢向店主问路,碰到清洁阿姨才敢开口,但第一次被指向B座的邮政储蓄银行,第二次才艰难的找到邮政点,中间还跨越了一座天桥。然后,同样没有纸箱,还建议我云马路对面的木樨园营业厅。
我不是临下班才匆匆来的,这两个营业点都没有纸箱,想必并非是今天才开始的。如果不是依靠国家的力量,建设起了完备的网点,邮政早该退出快递界了。
其三
无法通过邮政寄送,只好转投顺丰。百荣一期二期之间,各种快递小车到处都是,但大多都是上门取货的,这里并没有营业网点。百度地图显示,最近的一处顺丰,在木樨园桥东南的南曦大厦D座一层。
徒步过支,大概用了十五分钟,但地图显示导航结束,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门店。期间还在一个胡同里观摩了一次精彩的错车,一台面包从小院里驶出,道路左而停了一辆蓝色小客,几乎没有什么空间,但在路人的指挥下,顺利开走。想起自己的车,内心一阵阵刺痛。
好不容易找到南曦大厦(似乎是物业名,因为大楼另有其名),进入D座,发现根本不像是有网点的样子,问物业管理人员,摇首不知,还补充了一句,他们都是流动的。
无奈拨通了顺丰的电话,得到的回答是这个点已经撤离,而最近的网点是在赵公口。于是我约了上门取货,因为两周前约过一次,报上电话,就不用再登记地址了。
这个下午,我是顶着雾霾出来散步的。
其四
今天平儿的妈妈生日,但因为一只娇贵的博美,几乎不可收拾。
清早,这只名朵朵的小狗,因为不讲卫生,可能挨了一巴掌,竟然负气出走,起初沿大路往街上走,好不容易追回来,却又根本不进家门,转而向相反的方向跑,根本追不上,在婆媳两人的眼皮底下,不知去向。
一家人为此闹得茶饭不思,本来是开心的日子,却也掺进了眼泪。
细节我不想回忆,人都说农村人淳朴,而朵朵正是被淳朴的农村邻人藏进屋内,一开始矢口否认,到最后给两百元钱,两箱饮料,才肯放归。
这年代的狗,也惹不起。
其五
周五平儿看中了一双鞋子,因为汉光店的那双有瑕疵,于是请店员帮忙调货,顺丰到付。
今天一早,顺丰的人来了,竟然是个大胖子,也难为他爬上六楼,喘息未定。昨天上门取货的,戴了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我怀疑,他们两人,都是程序员转业?
其六
趁买菜的空当,我去了一趟链家,看看房价动态。
东城的房子,普遍在3.4到3.6之间,而且目前在售的房源很少。本小区即使一居,首付费税也将近80万。
而且,14号线开通在即,一个月之后的情况到底怎么样,真不好说。
六年之间,房价翻了三倍,虽然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不甘心,却无奈。
其七
随手挑了七个橙子,六个苹果,一根甘蔗,一百块钱去了大半。
钱不值钱,却又难挣,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就算了拼尽全力,换了房子,以后还能保证有像样的生活吗?
已经苦了十年,脱壳在即,而后,何去何从?
其八
周末的平静,也让我有了在家读书的机会,《古文观止》第三卷已经读完,当然,这得益于刘世南先生的译注。
《礼记》远比《左传》和《国语》难懂,但卷四主要摘自《战国策》,看了第一篇《苏秦以连横说秦》和第二篇《司马错论伐蜀》,文辞并不艰涩,也不知是否因为之前通过《史记》了解过相关的背景。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读到《费解一斑》,受益匪浅。通读之后,要做一篇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
其九
平儿突然想从我练字,虽然我的钢笔楷书目前还拿不出手,但是教她还是有余力的。
从简间的笔画开始,教写她的名字,似乎有一点点效果,但她不愿意多坚持,认为按照法则写字,不异于一种折磨。
我也惭愧自己没有一间书房,而且可以预见很多年之后仍不会有。
我还是要争取时间,好好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