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诗存选注(一)
钱锺书先生的文集,亚马逊Kindle商店暂无,掌上书苑网友整理的版本尚可。今天在地铁上试读《槐聚诗存》,对钱先生的学诗经历甚感兴趣。早先看《红楼梦》,我即按黛玉的指示,买了大部分的参考书,至今日也未细读。钱先生学问深不可测,诗作用字,很多我都无法理解,今选部分较为通俗的,抄录如此,以后再读,相对省力。
今天录入的是1934年以前的作品,对其中不解的用字,我会逐一查询,不断增补注释。
序
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独索冥行,渐解声律对偶,又发家藏清代各家诗集泛览焉。及毕业中学,居然自信成章实则如鹦鹉猩猩之学人语,所谓“不离鸟兽”者也。本寡交游,而牵率酬应,仍所不免。且多俳谐嘲戏之篇,几於谑虐。代人捉刀,亦复时有。此类先后篇什,概从削弃。自录一本,绛恐遭劫火,手写三册,分别藏隐,幸免灰烬。去年余大病,绛亦积劳成疾,衰弊馀生,而或欲以余流传篇什印为一书牟薄利者。绛谓余曰:“与君皆如风烛草露,宜自定诗集,俾免欲本传讹。”因助余选定推敲,并力疾手写。余笑谓:他年必有搜集弃馀,矜诩创获,且凿空索隐,发为弘文,则拙集於若辈冷淡生活,亦不无小补云尔。
一九九四年一月钱锺书
还乡杂诗
昏黄落日恋孤城,嘈杂啼鸦乱市声。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
新注:
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
宋·苏舜元 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明·唐顺之《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四:“君往愜幽意,吾留厌市声。”
还乡杂诗
索笑来寻记几回,装成七宝炫楼台。
譬如禁体文章例,排比铺张未是才。
新注:
索笑,逗乐;取笑。宋·陆游《梅花》诗:“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 清·赵翼 《题洪建侯梅花小照》诗:“如何孤山翁,衰丑强索笑。” 清·薛雪 《一瓢诗话》:“然其( 刘随州 )豪赡老成,则皆过之,得意处竟可与少陵索笑。” 姚锡钧《似了公》诗:“顾我嬉春曾独住,输君索笑自无端。”
关于回字的回音,当与台、才押韵。如: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回:huaí
杯:puaí
又: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如此,“乡音无改鬓毛衰”,字音解决,不能读cuī,而“长安回望绣成堆”,该做何读?
堆在康熙字典中的注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 都回切,對平聲。聚土也。
并抄杜甫《所思》: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苦憶荊州醉司馬,謫官樽俎定常開。
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滪堆。
七宝楼台,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清·王韬《淞隐漫录·陆月舫》:“广寒宫阙皆以水晶筑成,内外通明,表里透澈……西偏峥嵘耸霄汉者,曰七宝楼台,乃以诸天宝贝所建造者,盖即嫦娥所居也。”
禁体文章例,据宋欧阳修《雪》诗自注﹑《六一诗话》及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叙》所记,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禁体诗》。
《六一诗话》载:”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词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所说:”沙门称诗者,率工今体,大概不外江山、月露、草木、虫鸟及禅偈语录字句而已。宋’九僧’诗最知名,伎俩亦不过此。当时有立禁体困之者,诸僧遂搁笔不成一字。”
还乡杂诗
未甘闾里竟浮沉,湖海飘姚有夙心。
一首移文惭列壑,故山如此负登临。
新注:
闾里是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 贾公彦 疏:“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闾,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闾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飘姚,飘荡,飞扬。《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夫人之颜色的然盛美,虽在风中缥姚,愈益端严也。”
列壑,孔稚圭《北山移文》: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移文,也称“移”,“移书”,是一种起源很早的平行文种。移文与檄文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檄文常常是针对敌对面而发的,多用于声讨和征伐,文辞尖锐,重在扬己罪彼;移文常常是针对内部不同意见而发,多用于晓谕和责备,文辞比较温和,重在改变对方看法。檄、移字样多在字面上显示出来,也易区别。
孔稚珪《北山移文》。
玉泉山同绛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
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见,为君试一陈。
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
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
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
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
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
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一惘然。
以上一九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