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思敬
史鉴参考
《廿二史劄记》,赵翼撰著,全书共三十六卷。
所考实为廿四史,因其将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看成是分别反映同一时代的史书,不予分开考证,故称廿二史。
作者意图在总贯群史,敌对每一部史书,先叙述著作沿革,评介其得失;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再以原书排比史事,考证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
《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被称为清代考据史学三大代表作品。
赵翼在序言中说:
自惟中岁归田,遭时承平,得优游林下,寝馈于文史以送老,书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
于微盘分享中下载到《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中下三册。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六十九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
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全书约六十余万字,分为五十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三十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
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迭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