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联
看周有光的《语文闲谈》,发现一副有趣的对子,寻根找到聊斋先生的原文:
焦生,章丘石红先生之叔弟也。读书园中,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
焦知其狐,正色拒之。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
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第间琐事乎?”焦又咄之。
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联,请为属对,能对我自去: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焦凝思不就。
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一笑而去。
— 聊斋·卷二·狐联
文雅段子也。
语文闲谈亦为王恒彤推荐,但找不到Kindle版,网上下载的PDF上下册,也不清晰,勉强可看。
周先生对汉语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定论,浅薄如我,不敢妄评。
台湾彭小明《談百歲老人周有光的局限性》收藏在今天的印象笔记中,内容敏感,不便公开。
裘锡圭先生著的《文字学概要》在豆瓣获得9.3分的好评,今天找到手抄影印版,如获至宝。
二色:
1. 犹言斑白。
《太平御览》卷四三二引 汉 蔡邕 《书》:“早丧二亲,年踰三十,鬢髮二色。”《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髮有二色。”《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云:“二色,谓斑白也。”
2. 指喜、愠之色。
《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士人·周解元淳朴》:“赋性朴茂,幼无二色。”
3. 犹两种,两样。
《宋史·乐志一》:“次令登歌,钟、磬、塤、箎、琴、阮、笙、簫各二色合奏。”
4. 旧时指置妾或有外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 吴中申、王二相公,亦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寗采臣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