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思敬
来子易学
来知德(1526~1604)明理学家。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人。
嘉靖三十一年(1551)乡试中举人后,便“杜门谢客,穷研经史”。
穆宗隆庆四年(1570)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
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完成《易经集注》一书。
万历三十年(1602),经总督王象乾、巡抚郭子章推荐, 特授翰林院侍诏,以老疾辞,诏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给米三石终其身,终年八十岁。
其名、事在《明史》中有记载,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一人,故称夫子。
死后建来子嗣,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来知德,字矣鲜,梁山人。幼有至行,有司举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举于乡。二亲相继殁,庐墓六年,不饮酒茹荤。服除,伤不及禄养,终身麻衣蔬食,誓不见有司。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所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心学晦明解》诸书,而《周易集注》一篇用功尤笃。自言学莫邃于《易》。初,结庐釜山,学之六年无所得。后远客求溪山中,覃思者数年,始悟《易》象。又数年始悟文王《序卦》、孔子《杂卦》之意。又数年始悟卦变之非。盖二十九年而后书成。万历三十年,总督王象乾、巡抚郭子章合词论荐,特授翰林待诏。知德力辞,诏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给米三石,终其身。
- 易经繁体竖排.pdf
-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pdf
这三本易经的资料,都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