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By - 陳 瞽鱦

地藏经的启示

这两天听了净空法师宣讲的《地藏经的启示》粤语版,很受感动,初步明白了什么叫信佛,学佛。

佛在四弘誓愿里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先要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

中国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地藏菩萨,第二位是观世音菩萨,第三位是文殊菩萨,第四位是普贤菩萨,教我们大乘佛法修学的次第、法门。

摘录

地藏代表孝,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修学从孝亲、尊师做起。孝道要做到究竟圆满,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一定要成佛,孝才能尽到圆满。为什么呢?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孝道就不圆满。孝道涵盖了宇宙,涵盖了法界全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不思议经之一,教我们孝亲、尊师。
观音菩萨大,大慈大悲就是把孝敬的心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能够孝敬一切众生。再进一步,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地藏、观音是修福,福至心灵;人真正有福报,智慧就现前,心就灵敏。文殊菩萨教我们圆满的智慧。普贤菩萨讲实践,将孝敬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充满智慧,充满孝敬。大乘佛法至此才究竟圆满,完全实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是佛陀最殊胜、最圆满、最究竟的教学。

笔记

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二、善男子,善女人
从通途佛法的角度来看,能信因果、信受三宝的功德,继而求授三皈五戒者悉可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净业三福,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

  1.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2.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三、赞叹:宣扬
四、智悲行愿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愿力,善愿功德之力。
五、三无漏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六、佛教目的
破迷开悟 离苦得乐
佛典:教科书
佛像:教学工具
要想修好像,先要修好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