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思敬
李淳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李淳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二月初一,给代宗皇帝朱祁钰进“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臣幼习大字,未领其要,后获儒僧楚章,授以李溥光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宝而学之,渐觉有得。后又获王右军羲之八法诗诀、共三昧歌玩其妙用,亦转觉有所进步也。虽然,运笔之法近得颇熟,结构之道,实有未明。因取陈绎曾所述之书法及徐庆祥所注之书法,求其蕴奥,见有天覆、地载、分疆、三匀、及勾努、勾里之目,总而辑之,共有一百一十三目,用而为法书之。庶几近于规矩,惜其紊乱,中间犹有未尽善者。则去而不取,止选五十八目成法。缘未尽书法之道。臣忘其固陋,窃取陈徐二家法外之意,续添二十六目,如二段、三停、减捺、减勾之类,同前共八十四目,就题曰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又每法取四字为例,作论一道,以开字法之奥。今集既成,固知僭踰,罪莫能逃,臣不胜战栗之至。臣谨言。
序号 | 名 称 | 例 字 | 释 义 |
---|---|---|---|
01 | 天覆 | 宇宙宫官 | 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
02 | 地载 | 直且至里 | 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 |
03 | 让左 | 助幼即却 | 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 |
04 | 让右 | 晴蜴绩峙 | 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
05 | 分疆 | 体辅愿顺 | 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 |
06 | 三匀 | 谢树卫术 | 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 |
07 | 二段 | 銮响需留 | 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
08 | 三停 | 章意素累 | 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
09 | 上占地步 | 雷雪普音 | 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 |
10 | 下占地步 | 众界要禹 | 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 |
11 | 左占地步 | 数敬刘对 | 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 |
12 | 右占地步 | 腾施故地 | 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窄而划肥 |
13 | 左右占地步 | 弼办衍仰 | 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
14 | 上下占地步 | 鸾莺衅业 | 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 |
15 | 中占地步 | 潘华冲掷 | 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 |
16 | 俯仰勾趯 | 冠寇宓宅 | 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
17 | 平四角 | 国固门阑 | 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 |
18 | 开两肩 | 南丙雨而 | 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 |
19 | 匀划 | 寿噩书量 | 黑白喜得均匀 |
20 | 错综 | 馨声繁击 | 三部怕成犯碍 |
21 | 疏排 | 爪介川不 | 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 |
22 | 缜密 | 继绣缠缚 | 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
23 | 悬针 | 车申中巾 | 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 |
24 | 中竖 | 军年单毕 | 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 |
25 | 上平 | 师明杜野 | 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
26 | 下平 | 朝叙叔细 | 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
27 | 上宽 | 宁可亨市 | 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 |
28 | 下宽 | 春卷夫太 | 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
29 | 减捺 | 变癸食黍 | 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 |
30 | 减勾 | 禁埜戋懋 | 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 |
31 | 让横 | 喜娄吾玄 | 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
32 | 让直 | 甲干平市 | 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 |
33 | 横勒 | 此七也乜 | 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 |
34 | 均平 | 三云去不 | 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
35 | 纵波 | 丈尺吏更 | 纵波之波,惟喜藏头收尾 |
36 | 横波 | 道之是足 | 横波之波,先须拓颈宽胸 |
37 | 纵戈 | 武成几夷 | 纵戈之戈,但怕弯曲力败 |
38 | 横戈 | 心思志必 | 横戈之戈,尤嫌挺直勾平 |
39 | 屈脚 | 乌马焉为 | 屈脚之勾,须要尖包两点 |
40 | 承上 | 天文支父 | 承上之撇,宜令叉对正中 |
41 | 曾头 | 曾善英羊 | 曾头者,用上开而下合 |
42 | 其脚 | 其具兴典 | 其脚者,用上合而下开 |
43 | 长方 | 罔周同册 | 长方者,喜四直而宽大 |
44 | 短方 | 西曲回田 | 短方者,贵两肩而平开 |
45 | 搭勾 | 民衣良长 | 搭勾者,勾须另搭,不则累苟笔之态 |
46 | 重撇 | 友及反菱 | 重撇者,撇须宛转,不则犯排牙之石 |
47 | 攒点 | 采孚妥爰 | 攒点之点,皆宜朝向,不则为砌石之样 |
48 | 排点 | 照点然热 | 排点之点,须用变更,不则为布棋之形 |
49 | 勾努 | 菊葡蜀葛 | 勾努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圆 |
50 | 勾裹 | 甸句勾勺 | 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难饱满 |
51 | 中勾 | 东束小未 | 中勾之字,但凭偏正生妍 |
52 | 绰勾 | 乎手予于 | 绰勾之字,亦喜妍生偏正 |
53 | 伸勾 | 乪巴旭勉 | 伸勾之字,惟在屈伸取体 |
54 | 屈勾 | 鵷鸠辉俯 | 屈勾之字,要知体立屈伸 |
55 | 左垂 | 笄并亦弗 | 左垂者,右边不得太长 |
56 | 右垂 | 升卉拜卯 | 右垂者,左边须索要短 |
57 | 盖下 | 会合金舍 | 盖下者,左右宜乎均分 |
58 | 趁下 | 琴谷吞吝 | 趁下者,两边贵乎平展 |
59 | 纵腕 | 风凤飞气 | 纵腕之腕宜长,惟怕蜂腰鹤膝 |
60 | 横腕 | 见毛龙兔 | 横腕之字嫌短,不宜鹤膝蜂腰 |
61 | 纵撇 | 尹户居庶 | 纵撇之撇最忌短,仍患鼠尾牛头 |
62 | 横撇 | 考老省少 | 横撇之撇偏喜长,惟怕牛头鼠尾 |
63 | 联撇 | 参彦形彤 | 联撇之法,取下撇之首,对上撇之胸 |
64 | 散水 | 沐波池海 | 散水之法,超下点之锋,应上点之尾 |
65 | 肥 | 土止山公 | 肥者止许略肥,而至于浮肿 |
66 | 瘦 | 子卜才寸 | 瘦者但须少瘦,而休反为枯瘠 |
67 | 疏 | 上下士千 | 疏本稀排,乃用丰肥粗壮 |
68 | 密 | 赢斋龟鳌 | 密虽紧布,还宜自在安舒 |
69 | 堆 | 晶品磊儡 | 堆者累累重叠,宜重累处以铺匀 |
70 | 积 | 灵靡爨嚣 | 积者总总繁紊,用繁紊中而取整 |
71 | 偏 | 入八乙已 | 偏者还须偏称 |
72 | 圆 | 辔峦乐栾 | 圆这则喜围圆 |
73 | 斜 | 母勿乃力 | 斜者虽斜,而其中要取方正 |
74 | 正 | 主王正车 | 正者已正,而四方无使余偏 |
75 | 重 | 哥昌吕圭 | 重者下必大 |
76 | 并 | 竹林羽弱 | 并者右必用宽 |
77 | 长 | 自目耳茸 | 长者原不喜短 |
78 | 短 | 白日臼四 | 短者切勿求長 |
79 | 大 | 霸霎囊攘 | 大者既大,而妙于攒簇 |
80 | 小 | 厶口小工 | 小者虽小,而贵在丰严 |
81 | 向 | 妙舒纠好 | 向者虽迎,而手足亦须回避 |
82 | 背 | 孔乳兆非 | 背者固扭,而脉络车自贯通 |
83 | 孤 | 一二十丨 | 孤者划孤,而惟患于轻浮枯瘦 |
84 | 单 | 日月弓乍 | 单者形单,而偏重于俊丽清长 |
盖闻字之形体,有大小、疏密、肥瘦、长短。 字之点画,有仰覆、屈伸、变换。尝患其浩瀚纷纭,莫能尽于结构之道,所以定此八十四法为例,推广求之。若无法者,不失于偏枯,则失于开放,不失于开放,则失于承载趋避,鲜有合格可观者焉。
盖大字以左端均称为贵,偏斜放肆为忌。是以此法,取分界地步为主,折算偏傍为用,收敛肢体,布置形容,具注则繁略伸大意,且如一字之形,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约方圆于规矩,定平直于准绳。欲使四方八面,俱供中心。勾撇点画,皆归闲架。有相迎相送照应之情,无或反或背乖戾之失。虽字形有千百亿万之不同,而结构亦不出乎此法之外也。若夫筋骨神气,须自书法精熟中,融通变化,久则自然有得。非但拘拘然守此成法为也。
景泰二年二月初一日
臣 李淳 谨上进
Tagged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