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出入地库
今天八点半左右,就到了公司,如果不在路上观察左雨刮器节点的位置,还可以更早一些。天气晴朗,说好的暴雨呢?
打卡之后,奔B2,练习出入车库。从东门出库,没有什么压力,路都很直,而且也宽。发车之前,我设置了导航至北大东门,想试下如何掉头。但是中途还是决定练习从南门进。出中关村北大街,左转进北四环西路,右转进海淀路,小心翼翼的从南门进,一路上似乎只是左后车尾雷达报警。但我还是担心右前方碰到墙,问正好步行下车库的管理员,他告诉我前面还远着呢,还有一米,其实,也真不算远,毕竟一下是螺旋转弯,我只能尽量压低车速,慢慢挪。感觉:只要车灯的光线不高于墙上的引导线,就没有问题。哪里来得早,我再下车看看。
开到自己的车位附近,再次奔出口,也不知道有无压着那道沟。在B1的时候,右轮还轧上了限位杆,真是一点不能走神。出口管理员说,你不是刚出去的吗?怎么又回来了?我说练习一下出入车库,他告诉我周末人少的时候练。
果然,第二次出库,进北大街的时候,全是行人和自行车,还有逆行的,我等了两分钟才进入街道,等左拐弯的时候,也等了一分钟左右,看来,从东门进,也不是好主意,行程加长,一次左转+一次掉头不说,路口人多,也是很危险的。
第二次进库的时候,已经八点五十多了,我还是像蜗牛一样爬行,牵累了后面两台跟着的车。
总结:
- 以后还是从南门进,东门出,小心开
- 盘旋下B2,全程踩刹车控制好速度,尽量走外线,打开雷达,结合左后视镜、墙上的灯光判断车距
- 如果到公司早,就直接下B2,否则,先在地面停好,打卡之后,9:30左右再回来停B2
注意:
出地库第一道门,有两个危险点:
- 约两米长的沟,对轮胎应该有伤害;
- 两小截钢管,有可能直接扎破轮胎!
停车的时候,想再次测试雷达引导线的距离,但是为地库条件所限,可能不准,以下数据只在B2我的车库有效:
- 障碍物(暖气片)到达黄线头,离车尾约 1.5 米
- 障碍物(限位杆)到达方框尾,离车尾约 0.6 米
- 障碍物到达浅蓝和深蓝的分界点,离车尾约 0.8 米
重新调整了座椅高度:
- 头枕距离车顶一拳
- 探头出窗,只擦一点头发
等红灯观察停止线的位置:
- 头完全探出,肩靠车门,停止线在左反光镜下沿
- 只是偏头,停止线在反光镜上沿和A柱交角之间
王克桢楼B2车库的一些数据:
- 长:4.1 + 1 米,其中4.1是指限位杆和车位内线之间的长度
- 宽:2.35米
车位外线 内径 80公分 外径 100公分
停在外线之内,已经完全了,但是我的车比较短,尽量靠近内线,如果是凯迪拉克,似乎内线还停不下。
成绩:5.1 公里
.
补记:
中午没有休息,搞清楚了中控门锁、中控窗锁、儿童安全锁的用法,并将使用说明书带到身边,以便适时翻阅。对了,这段时间,一直忽略了车钥匙上的第二个按键,那是可以自动打开后备箱的。后备箱可以独立开锁。
测试锁车:
- 长按锁车键约3秒,车窗会自动上升锁止,大概5秒完成
- 锁好车之后,如果不小心按了开锁键,但没有再打开车门,官方说1分钟之后,实测45秒左右,车会再次自动上锁
确认了磨合期大概是1500公里,我的车也快到了。但是真没有什么机会拉高速,看来还是要找机会上五环。
晚上同事请吃饭,南京大排档,南方菜偏甜,整个宴席上,我们都在呼唤老干妈,话说,清炖狮子头不错。
8:35左右,回B2取车,第一次搭载同事,出地库的时候,有些犯晕,倒了一次车,但总体行车平顺,放他在五路居下车,我重上四环回家。几个要反省的地方:
- 夜晚行车,还是比白天的视线差太多,一定要格外谨慎
- 在丽泽路上有三个红绿灯路口,我过路口的车速都太快了,虽然是绿灯,我有优先行驶的权利,但是不排除有意识模糊的司机闯红灯,以后过路口一定要减速
- 好几次出永定门外大街,都走错了,原因也是车速过快
停车的时候太作了,本来我两把可以非常顺利的停好,却想着左边的空间可能太大了,不方便别人,于是在车还没有完全入位的时候,向左打轮,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忘记了车尾其实是很迟钝的,灵活的车头有很大的摆动空间,而我只是全神贯注的观察车尾,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车头的雷达已经长鸣,我赶紧停车,下车一看,右前保险杠已经贴到树上了,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无奈回车,琢磨着是向前开还是向后倒,也不知是谁做的主,最后一脚油门,车冲了一下,离开了树,这一脚油踩太重了,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
停稳之后,下车检查,好在保险杠外壳是塑料的,有一定的弹性,伤痕很小,几乎看不出来。我用手机自带的电筒反复照射查看,又从后备箱中取出水壶,冲洗伤口,带着无尽的愧疚,折腾了至少半小时,满头大汗,才动身回家。
第二天早上光线好的时候,又看了一下,的确没有什么伤,算是万幸了。
我应该守望奔驰同事的话:我是新手,我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别指望我还能照顾老司机。
再次强调:
相对车尾,车前端摆角很大。
这是官方使用说明书P111页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