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行车距离判断
在自己的车道中行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摆在车道中央,这样两边儿的距离刚刚合适。
而搜索网上的教程,看点五花八门,有说左前大灯边缘线的,有说A柱交角线,有些犯晕,还要自己多摸索。
目前城市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环线车道宽度3.5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在车内通过车窗看到停止线与前门角五厘米处,则车子与停止线对齐。
1、左轮位置的判断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约占车头宽度的多少?)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
29日补拍的实车照片,重点看喷水器、雨刮器节点的位置
2、离中线60公分行驶
当我们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面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
又: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20cm时基本轧线),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3、判断右轮的位置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结点(约点车头宽度的二分之一,车头正中)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4、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右喷水器结点(约占车头宽度的三分之一)和路面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厘米。
又:判断右侧车轮距右侧车道线60厘米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
5、靠边停车
靠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一般:当右雨刮器结点和路边重合时,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达到离路边10厘米靠边停车的效果。
6、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7、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前方有一个身高1.7至1.8米左右的人,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在70厘米左右。
A、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3米。
B、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2米。
C、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3米。
至少要看到小腿!
8、判断前车距离:
A、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
B、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人的膝盖)时约两米;
C、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约三米;
D、左后视镜下缘看到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
9、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A、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车距约3米;
B、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车距约5米;
C、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车距约9米;
D、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一时,车距约12米;
E、左后视镜看到后轮盖罩中间(后门手握柄、车身横线或后视镜底线反射)相对地面就是车尾位置。
F、通过车内后视镜透视过后窗挡风玻璃下沿判断后车距离: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10、判断车辆位置(车轮位置、前后位置):
这个似乎是必杀技!
A、判断路边在挡风玻璃中的位置(左轮在挡风玻璃左柱往右10-15cm位置;右轮在挡风玻璃中心线往左5-10cm位置);离路边距离可以从后视镜看到。
B、判断右轮位置(车头中部或右雨刮器):在车头盖板右边三分一处的相对地面。
附:汽车之家关于并线的实验
视觉效果 | 左侧 | 右侧 | 并线 |
---|---|---|---|
一半车头 | 3.5米 | 5米 | 危险 |
全部车身 | 4.7米 | 7.5米 | 危险 |
占1/3时 | 9米 | 10.5米 | 安全 |
占1/4时 | 16米 | 21.5米 | 安全 |
附:雨刮器、喷水器位置
12 thoughts on “再学行车距离判断”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4 pm
1997年,北京主要道路的车道宽度为3.5-3.7米,这么宽的路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一条车道里挤进一个半的小型车。
Reply1999年,北京的车道宽度缩窄至3.2-3.5米,这样的调整为三环“挤”出了一条应急车道,道路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故障车可以不再堵在马路中间而是在一边等待处理,堵车状况也因此得到了部分缓解。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5 pm
目前,北京三环的各个车道的宽度统一为3.2米,四环各个车道的宽度统一为3.5米。大小型车按照指示牌走车道,但是车道本身的宽度并没有阶梯式的变化。
Reply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7 pm
刹车先看后视镜
Reply刹车前要看一下后车距离,如果太近,并且自己与前车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稍微松一点刹车,避免后车追尾。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8 pm
不要靠近路边停着的汽车
Reply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时可能打开车门,在行驶时要与路边的任何汽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如果避让不开,鸣笛提示后减速通过。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9 pm
公交车站有危险
Reply公交车靠边进站后,经常有乘客下车后急急忙忙向马路对面跑。个别公交出站时不打转向灯,突然上路。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19 pm
向路的中间靠
Reply在双向混行车道行驶时,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一点,往路的中间靠,因为对面的车彼此能看到,而路边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0 pm
不能超车的5个地方
Reply在非高速公路上行驶时:①弯道不能超车,②坡路不能超车,③过桥不能超车,④前方有路口、道口不能超车,⑤对面200米以内来车不能超车。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0 pm
不要跟车的4个地方
Reply①不要跟在外地车后面,突然停车问路,②不要跟在长客车后面,突然停车捡人,③不要跟在出租车后面,突然招手急停,④不要跟在大货车后面。突然警察叫停。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1 pm
过弯道规则
Reply进弯道前先减速,弯道过半后再加速,又快又稳。如果入弯过快,然后又踩刹车,很容易甩尾或侧翻。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1 pm
谨慎鸣笛
Reply突然鸣笛,可能使过路行人惊慌失措,乱跑乱撞。特别是有小孩过马路的时候。应该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2 pm
看不见就鸣笛
Reply行驶中只要视线受阻,看不见前方路况,比如在道路的拐弯处有高楼高墙,有建筑围栏遮挡,或在山路急转弯处,必须减速、鸣笛。必要时还要打远光,提示对方避让。要防备那里突然跑出人或汽车!
Christen July 27, 2015 at 1:22 pm
高速紧急,只踩刹车
Reply高速行驶时转向极其灵敏,略动一点就产生很大转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用习惯手法打方向盘,相当危险!所以,高速行驶中突发紧急情况,宁肯只踩脚刹减速,不要乱打方向盘再增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