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陳 瞽鱦
豫州田中上
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荷泽,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贡漆、丝、絺、纻,其篚纤絮,锡贡磬错。浮於雒,达於河。
再读史记,《夏本纪》中对九洲的界定也有明确的文字,查网络资料,历史上对九州的记载最早源于战国后期学者所作的《禹贡》。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田中上”是史记中比较难懂的文字。
东汉郑玄早就指出《禹贡》中的田等是按“地形高下”划分的;后来西晋王肃认为田等标准是土地肥瘠,又把问题搞乱了。近来一些中外学者已经肯定《禹贡》田等只有理解为按地势高下划分才符合实际。
此处引用:李约瑟、鲁桂珍著,董恺忱、郑瑞戈译:《中国古代的地植物学》,载《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林甘泉:《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 》第一卷第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参考: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之最早的土壤学著作──《禹贡》
禹贡九州图: